路由协议_ogf0w3lr0lsxt105
最后修改于
对于全球路由,需要分层以降低复杂度,因此将网络可以划分为一个自治系统 AS。自治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交流使用 EGP,内部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采用 IGP 进行交流。
EGP —— BGP(TCP)#
每个 AS 选取出 Agent 作为 AS 的代言人,与其他 AS 的代言人进行沟通,建立 TCP 连接,在此连接基础上建立 TCP 会话,再交换路由信息。采用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,通过这种方式交换的路由信息可以得到一个较为优秀的路由路径(不一定是最优)。仅在开始时交换整个 BGP 路由表,但之后只需要在变化时更新变化部分。包括四种报文:打开,更新,保活以及通知报文。
IGP —— RIP(UDP,应用层)#
基于跳数维护路由表,当跳数为 16 时为不可达。每 30s 广播一次路由更新信息维护路由表。
RIP 最初只知道与自己直连的网络信息。通过每 30s 的 RIP 广播,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表,由此知道距离自己跳数为 1 的网络路由,若干次广播后,信息收敛得到最终路由表。网络故障会出现慢收敛(坏消息传递慢问题)
路由表的每一项由<目的网络N,距离d,下一跳路由地址X>
三元组组成,对于交换到的路由信息。
对地址为 X 的路由器传来的内容,修改下一跳为 X,距离 + 1,然后逐条比对已有路由表。
- 当原来的路由表中没有 N 时,加入。
- 路由表有 N,下一跳为 X,直接替换。
- 路由表有 N,但不一条不是 X,比对距离,距离小则替换。
如果 180s 超时没有收到相邻路由表信息,对路由表进行更新,标记为不可达。
IGP —— OSPF(IP 数据报,IP 层)#
OSPF 使用链路状态协议,当链路状态改变或到达一定时间,就使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(通过输出端口发送到相邻路由,再由相邻路由进行转发),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相邻的所有路由的链路状态。
OSPF 具有五种分组类型:
问候分组(维护可达性,10s 保活,40s 不可达)、数据库描述分组(摘要)、链路状态请求分组(请求详情)、链路状态更新分组(广播)、链路状态确认分组。
具体过程:
- 路由器刚接入时,使用问候分组得知有那些相邻路由器,并使用数据库描述分组交换自己已有链路的摘要信息。然后路由器使用链路状态请求分组,请求缺少的详细信息。
- 运行时,路由器链路状态变化就使用链路状态更新分组,用洪泛法广播。其他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确认分组进行确认。每隔一段时间刷新这样的状态。